全国“两会”政策走向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港股逐渐进入业绩公布期,市场出现“买股不买市”的特征。恒生指数上周下跌1.3%,收报16,353点。恒生科指下跌2.9%,收报3,385点。大市成交金额仅1,010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52亿港元。

  尽管港股大盘指数调整,但个股及板块的交易及赚钱机会活跃。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上周表现分化,如原材料、能源、工业及电讯业均上涨2.0%或以上;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及地产则下跌2.0%或以上。

  整体看,高股息高分红、受惠全球经济复苏及利率下降预期的相关股份具有持续性的赚钱机会,例如黄金、有色金属、石油等部分个股纷纷创出多月甚至52周新高,而受中国内部宏观经济复苏节奏影响较大的消费及地产则表现较逊色。

  海外美股的调整势头开始明显AI龙头英伟达(NVDA US)在上周五的股价出现大成交单日转向,后续美股市场调整或会增加港股大盘的调整压力。

  “两会”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财政和货币政策更注重结构性投放而非以往的大规模扩张。

  因此,本轮国内经济基本面复苏更多靠自身动能修复和全球经济周期向上的拉动,或将延续波折。

  虽然如此,我们认为两会有三大积极方向,包括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高质量发展;

  2)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内需:

  3)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

  我们预计财政金融资源将更多投向现代化产业链建设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创新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对相关企业基本面带来一定支撑。预计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新基建设备(例如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设备、变压器等更新更换)等将受惠设备更新政策。

  预计完善退市制度、引导上市公司回购和分红、推进央企市值管理、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等具体细则会逐步面世,更多央国企会宣布更具体的分红计划甚至上调派息比率,能源、电讯及公用事业等有能力及有条件增加股东回报的央国企将仍是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出席听证会表示今年开始降息的合适,但要视乎通胀回落的趋势,而美联储也需要平衡太早与太迟放宽信贷条件的后果。

  鲍威尔还指出未必需要等待通胀回落至2%才降息,只要通胀下行的趋势确定,或就业市场出现松动,便可以降息。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偏稳健,2月新增非农27.5万人,优于市场预期,但劳工部将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新增非农合计共下修16.7万人,其中1月新增非农终值仅22.9万人,就业市场并没有2月初市场预期般火爆。劳动参与率较上月维持不变,但失业率回升至3.9%,指向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势头有所减弱。

  2月美国非农就业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1%,较上月大幅放缓,而同比增速录得4.3%,较上月也有所下降。但是4.3%的时薪增速处于较高水平,而由于通胀CPI下行速度较快,造成实际时薪增速上升,这将对居民消费带来一定支撑。

  考虑到今年是大选年,美联储有稳定经济的压力,实际利率偏高不利于美联储实现经济软着陆,我们预计最快5月或6月第一次降息,因此接下来3月FOMC会后声明大概率为准备降息铺路。CME利率期货当前预计美联储较大机会在6月开始降息,全年降息4次至4.25%-4.5%。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1%边缘,美元指数也明显转弱,我们预计降息交易或在本月底至4月重新启动。